DAnIEL tagged this document as irrelevant
欧股已不怕评级 A股还在怕什么?
标准普尔13日再掀评级风暴,将塞浦路斯、意大利、葡萄牙以及西班牙等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两个等级,将奥地利、法国、马其他、斯洛伐克以及斯洛文尼亚等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个等级。
但令人意外的是,评级风暴并未导致欧美股市“黑色星期五”。这让过去一年来饱受欧债危机“蹂躏”的A股投资者颇感诧异,而且即便如此,A股投资者仍在担忧这次评级风暴会不会又只让A股遭殃?
欧美股市为何能够扛住利空?目前的A股市场能否也具备这样的“抗打击能力”?
市场走势能否好?
主要得看有没有钱
受访嘉宾: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国庆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支撑股市
记者:标普下调了欧元区9个国家的信用评级,但欧美股市下跌幅度微小,甚至几大主要股指当天的跌幅都不超过0.5%,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欧美股市这么坚挺?
文国庆:说起来,标普这次宣布下调了包括法国在内的9个国家信用评级,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标普所表达的态度是:从去年12月9日以来,欧盟领导人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无论规模还是涉及领域都没有太大突破,也就是说,欧元区的财政问题无法因此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困境仍然存在。但这主要是围绕主权债务、宏观经济所做的判断,欧美股市虽然和宏观经济有很大关联,但毕竟股市和实体经济还存在不同的基础。
比如之前欧债危机演变过程中,股市曾出现大幅下跌,那时投资者普遍担忧欧债危机将波及到实体经济,尤其是波及到欧洲的银行,因为这些银行持有大量主权债券,危机一深化,债券贬值,银行利润或许会大幅受损,甚至有银行倒闭。因此当时股市里的银行股会暴跌,法国一些银行股一度跌得很厉害,形成了一种传导关系。
但如今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去年12月21日,欧洲央行通过首次3年期再融资操作发放贷款4891.9亿欧元,也就是向银行注资。这样一来就有两方面影响:一是股市里原本令人担忧的银行股拿到了再融资的资金,至少在一个时间段内运转不会有问题,而且只要银行拿到钱后继续买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券(欧洲央行自己也在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主权债券),那么主权国家能够发新债还旧债,短期也就不会违约,银行原本持有的那些债券风险也就大幅降低了,所以,欧洲股市里银行股跌幅不大,整个股市也就表现得比较稳定;二是欧洲央行这种大规模的再融资,性质上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已经很接近,大量的货币投放出去,对股市也构成了支撑。
预期太高 A股市场很纠结
记者:这次评级下调对欧美股市没有带来影响,那么是否会对A股构成影响?
文国庆:对A股影响也不是很大,因为只要意大利的债务不违约,欧元区不解体,那么对我们国家的实体经济影响并不大。
实际上,A股市场目前主要受制于一些自身的问题,例如市场制度方面,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货币总量。
上周A股出现了反弹,反弹的基础是,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市场投资者自己产生了一种预期,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近期会下调,资金面有望宽松了,于是纷纷进场。但进场两天之后,存准率下调的消息没兑现,投资者们又纠结了,也就是说,目前主导A股市场的,还是这种心理预期能否达成。
对于货币政策我们无从预测,但就我所了解,很多的专家学者目前认为货币政策不能轻易放松,他们的观点总体来说是前些年我们货币放得太猛了,总量增长迅速,回归常态还需要时间。物价也就是CPI目前并不稳定,很多人都担心如果再降准,可能会让物价又上去。
但从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完全同意刚才转述的这个观点,我认为目前阶段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有必要的。首先,从2008年年末开始连续12次上调存准率时,主要的参考指标都是外汇占款的增长量。那个时候几乎是外汇占款增长多少,我们就提高多少,用存准率把因占款而新发的货币都冻结住。而从2011年10月份至今,外汇占款已经连续3个月呈现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存准率是有下调空间的;其次,虽然前些年货币投放总量确实增长很快,但也不能非要等到它回归到正常的增长趋势线之后才罢手,2009年以来,各地都上了很多关乎实体经济的大项目,这些项目如今仍有强烈的资金需求当初快速投放资金促使项目增多,如今项目已经在进行了,资金跟不上会形成多方面影响,所以,目前是有再度降准必要的。
总体而言,对于A股市场,关键问题仍在于货币政策的走向,就像刚才说欧美股市时提到的,即便9个国家评级被下调,但只要货币政策提供支持,股市短期内就不会有大问题。本报记者 于涛
欧美股市在利空中保持坚挺,A股没有危机压力却始终疲弱,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A股面临啥问题?
估值压力、融资力度都太大
受访嘉宾:著名财经评论家 华夏时报总编辑 水皮(微博)
记者:国际评级机构一次下调了欧元区九个国家的评级,但欧洲股市似乎并不为此担忧?
水皮:欧债危机从露出苗头到蔓延发展、再到演化升级,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利空已经发酵得差不多。说到底,这是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还是有区别的。
而且到目前为止,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还没有实质性地波及到实体经济,多数都是在营造心理压力,而股市是和实体经济相关联的,既然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不明显,那么股市经过之前长达两年的充分预期、消化之后,表现开始趋于平稳。
而且这次标普下调九国主权评级,其实并没有给欧债危机增添新的内容,评级机构所担忧的内容都是近一个月内或近一年来被市场充分认知的,这给人一种感觉欧债危机已经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了,股市空头也找不到新的炒作理由了,市场的心理压力减轻。
所以,实际上这次欧美股市的平稳回应可以视作一个转折点欧债危机对欧美股市的影响已经告一段落,除非未来爆出更新更大的黑洞,否则欧洲股市不会再怕什么欧债危机了。
记者:采访之前和几位A股股民聊天,股民打趣说,欧债危机那么严重的事,欧洲股市都不怕了,咱们A股市场没有遭遇任何危机,却跌成这样还提心吊胆的,也不知道是在怕什么?您觉得目前A股的症结究竟何在?
水皮:A股目前的困境不仅仅是心理压力的问题,A股市场目前主要是结构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一部分股票估值仍很高。
今年有很大一批创业板、中小板的大股东手中的股票要解禁,很可能抛售,这就带来估值的压力。
2008年股市暴跌时一个重要原因是股改限售股解禁,那些限售股的持股成本极低,和二级市场形成了巨大落差,从而助推二级市场一路下跌;而如今,创业板、中小板中一部分大股东手里的股票也要解禁了,他们的成本也非常低,如果目前市场中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是合理的,那么就不会形成多大的抛压,但现实情况是,创业板、中小板中相当一部分股票的估值仍很高,需要一个消灭泡沫的过程。这一点在指数上或许体现得不是特别明显,但在个股上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这是目前市场主要矛盾所在。
再者,IPO的融资力度太大也是造成下跌的原因,我说过,当股市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时,IPO就会成为股市下跌的动力和压力,停止IPO股市不见得会涨,但是不调整IPO的节奏,股市肯定会跌。
另外,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也是存在的,2012年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这是“打左灯往右转还是打右灯往左转”?需要后续的货币政策来确认,比如存款准备金率是否进入下降通道,需要第二次降准兑现才能确认,总之,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心理压力。
本报记者 于涛
投资者担心评级风暴会让A股遭殃本报记者 王齐波 摄